宕昌县的历史(宕昌的由来)

其实宕昌县的历史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宕昌的由来,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宕昌县的历史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九寨沟的历史

1、九寨沟县古称羊峒。自殷商至秦(约公元前16世纪—前206年)均属氐羌地(商为氐地,当时羌在西北青海、兰州等地;西周为羌地;春秋、战国至秦为氐羌地);

2、西汉平帝元始二年为益州广汉郡甸氐道;

3、西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以雍州的陇右五郡,凉州的金城,梁州的阴平等郡置秦州。泰康三年(公元281年)罢秦州并入雍州。七年(公元286年)复置。当时改属秦州阴平郡,东晋时没于吐谷浑;

4、南北朝时期,西魏(公元535—556年)设邓至城。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吐谷浑攻邓至羌,陷松潘。废帝三年逐吐谷浑,讨定阴平置宁州。北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灭宕昌、邓至二羌。改宁州为邓州,置邓宁郡,管辖两县:尚安县(今黑河乡)同昌县(今安乐乡)。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改置扶州。天和五年(公元570年)置扶州总管府(设今松潘县),领三州:邓州(今九寨沟县安乐乡)、文州(今甘肃省文县)、扶州(龙涸郡今松潘县);

5、隋唐时期,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扶州总管府龙涸郡和邓州邓宁郡,仍置扶州和邓州。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废邓州,改属扶州,治所由松潘改置在今九寨沟县内的安乐乡。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扶州,置同昌郡,属岷蜀诸郡。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置扶州,隶属松州都督府,属陇右道。高宗永徽(公元650—655年)后改属剑南道,为古益州之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罢扶州改同昌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扶州。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没入吐蕃。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节度使郑涯收复;

6、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公元903—925年)为扶州,后蜀(公元933—965年)时陷于吐蕃。宋朝时期属吐蕃诸部;

7、元时(公元1276—1371年)为宣政院辖地(相当于省),吐蕃等处宣慰司,松潘叠宕威茂州,文扶州万户府,仍名扶州;

8、明时(公元1368—1644年)为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松潘卫;

9、清(公元1644—1911年)属四川省,成绵龙茂道,龙安府,松潘厅(清期仍为松潘卫,属龙安府。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裁卫改厅,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升为松潘直隶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委巴州知州吴赫,监筑城于西山之麓,即古扶州城南的南坪坝,始名南坪,为南坪营,设都司。民国时期为松潘县第二区。1949年12月,南坪和平解放;

10、1959年,并入松潘县为南坪中心区;

11、1998年6月19日,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

宕昌特产都有哪些

武都花椒武都花椒,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中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花椒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武都栽植花椒历史悠久,适生范围广,2012年03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都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哈达铺当归哈达铺当归,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哈达铺当归根系肉质呈圆锥状,归形端正美观,归头粗大,归身长而肥壮,侧根少而均匀;鲜归切面米白色,干归导管组织排列成菊花状,呈淡黄色,髓心小,油滴明显,皮层薄,质地细密紧实,口嚼无渣,气味浓郁深厚。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哈达铺当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3、红川酒红川酒,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红川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川酒历史悠久,早在唐乾元年间就已出现。明清时期,横川酒的酿造规模空前盛大,烧酒作坊多达三、四十家。2013年0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红川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4、成县核桃成县核桃,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县核桃大而皮薄,核桃仁浅黄或琥珀色,肥厚饱满,无异味无生涩,香甜可口,含油率一般在63—69%之间。经检测,成县核桃富含氨基酸,同时,铅、汞、镉、多菌灵等检验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属于无公害产品。2014年10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成县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5、武都橄榄油武都油橄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975年,地处秦岭与岷山之间的陇南市武都区开始引种油橄榄,当时引进30多个油橄榄品种,分别在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沿岸海拔700至1300米范围内进行试验栽培。2005年12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都油橄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宕昌沙湾镇划入舟曲

1、根据我的知识库,宕昌县沙湾镇并没有划入舟曲县。宕昌县和舟曲县都是中国甘肃省的县,但是它们是两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单位,彼此之间并没有合并或划分的关系。

2、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发生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同时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援助。如果您需要了解有关舟曲县灾情的最新信息,建议您关注官方媒体和新闻渠道获取准确的信息。

甘肃历史演变全过程

1、据历史记载,甘肃是《禹贡》中所说的雍州之地,西戎、氏、羌、乌孙、义渠戎、冀戎、邦戎、密人等民族,都曾在这里生息繁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秦襄公以派兵护送之功被封为诸侯,赐予岐、津以西之地。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关陇12国归服于秦。战国秦昭王时,秦灭义渠戎,在今庆阳、平凉地区设置北地郡,接着又在东起陇山,西至洮河的今天水、定西地区和兰州市设置陇西郡。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仍保留了北地、陇西的建制。

2、西汉前期,匈奴多次犯边,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大军出击,获大胜,清除了漠南的匈奴势力,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酒泉2郡。元鼎六年,又将武威、酒泉2郡分置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4郡。元封五年,汉武帝在今甘肃省境大部,青海省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半部,设立凉州剌史部,在今陇南地区的武都、徽县、宕昌、康县、文县等地,设立益州刺史部。三国时期,今庆阳、平凉、天水、定西、兰州、临夏等地为曹魏雍州辖地,河西走廊及居延海、青海等西宁市一带为曹魏凉州辖地。

3、隋炀帝大业年间,今陇东各地为弘化、北地、安定、平凉4郡辖地,河西走廊为武威、张掖、敦煌3郡辖地,临夏自治州大部为相罕郡辖地,甘南自治州为临洮郡辖地,兰州市和临洮、康乐2县为金城郡辖地,天水市为天水郡辖地,陇南地区为宕昌和武都郡辖地,定西地区北部为会宁郡辖地,南部为陇西郡辖地。唐太宗贞观年间,今陇东属贞观十道的关内道,其余均为陇右道。

4、北宋徽宗政和年间,陇东东部为永兴军路所辖,河西走廊为西夏领有,其余为秦凤路所辖。南宋宁宗嘉定元年时,陇东东部为都延路所辖,陇东西部,今天水全部及定西地区东部为凤翔路所辖,今兰州市,定西地区西部,临夏自治州等地为临洮路所辖,陇南等地为利州西路所辖,河西走廊为西夏占据。

5、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将甘州、肃州划在一起设立行省,称甘肃行省。元文宗至顺二年时,甘肃行省辖区包括今河西走廊、皋兰、景泰和新疆东部巴里坤、哈蜜、伊吾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湟水流域等地,靖远、兰州、洮河以东归陕西省管辖,临夏自治州大部、甘南自治州全部及岷县、礼县、宕昌、武都、文县等地为宜政院辖地。

6、明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地方三司,现甘肃省区,大体以兰州为界,以东属陕西布政使司,以西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嘉峪关以西、以南、以北,分别设置了七卫,统称关西七卫。

7、清初袭明制,康熙三年分陕西左、右布政使司,今甘肃省境大部为右布政使司辖地。康熙七年,将甘肃省全部、青海省湟水流域、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光绪十二年,新疆改建行省前,甘肃布政使司还辖有新疆的巴里坤和乌鲁木齐两府。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甘肃省设七道,辖77县。

8、随着政局的变化,行政区划作了较大的调整。1928年,将宁夏道所属8县划出,成立宁夏省,将西宁道所属7县划出,另建青海省。解放前夕,全省共有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71县1市3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省行政区划有过几次更动,但省辖区域变化不大。

关于宕昌县的历史和宕昌的由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