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历史文化(黑龙江绥化特产)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绥化历史文化,以及黑龙江绥化特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绥化历史上重大事件

1、绥化历史悠久。大约在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绥化市境内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

2、夏商时期,绥化为肃慎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方大国也”。自虞舜至夏、商、周时,肃慎与中原华夏各族关系一直很密切。

3、西周至西汉时期,今绥化市的庆安、绥棱、海伦、望奎、兰西等市县仍为肃慎地;西部的明水、青冈、安达,西南部的肇东等市县为涉貊地东汉至两晋,绥化属夫馀地,夫馀世居东北,是貊族的后裔。晋时,绥化市大部分市县属夫馀的寇漫汗,其农牧经济、文化和习俗都深受中原影响。这一时期,夫馀地仍臣服于当时的中原王朝。

4、南北朝时期,绥化属勿吉地。勿吉先后与南朝、北魏王朝建立了臣属朝贡关系。

5、隋唐时期,属靺鞨黑水部、黑水靺鞨地。唐代,分别归属于唐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所辖。

6、宋辽金时期,绥化先后归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管辖。

7、元朝时期,绥化市为成吉思汗幼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分封地,即归元朝的开元路管辖。这一时期农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8、明朝时期,绥化为努儿干都指挥使司所辖。主要居住着女真族和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9、清朝时期,绥化归镇守黑龙江将军管辖。清王朝建立之初,视东三省为“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将东三省山林、土地当作皇室围场,严禁开发耕种。清咸丰十年(1860年)经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准,开始出放民荒。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绥化理事通判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05年1月29日)由厅升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东北设东北三省总督,统辖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绥化归黑龙江省管辖。

绥化市地形特点

绥化,满语安顺吉祥之意。1885年建制,1956年设地区专员公署,1999年12月撤地设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全省六大客货运中转中心之一,哈尔滨以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地理位置】东接林都伊春,南临省会哈尔滨,西靠油城大庆,北依口岸黑河,西北连鹤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接壤113公里,与大庆接壤182公里。绥化既不临海,又不临江,海上出海口最近的是辽宁省营口港和大连港,距离营口港852公里,距离大连港1048公里。距离陆路口岸黑河市468公里,绥芬河市603公里,东宁市634公里。

【地形地貌】绥化市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即由低丘陵、高平原过渡为河谷平原。全市地貌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低山丘陵、岗丘状高平原、岗阜状高平原、微倾斜高平原、一级阶地、高漫滩和低漫滩。

【气候概况】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气候四季差异大。坐落于松嫩平原呼兰河流域,东北部为小兴安岭西麓坡地,中部为漫岗漫坡丘陵区,西南部为平原,总体呈东部较高逐步向南倾斜的带状。海拔高度为135—247米。绥化市年平均温度为3.4度,极端最低气温为-42.3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9.4度;年平均降水量为511.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44.3小时。

【行政区划】全市现辖3个县级市、6个县、1个区、16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

【人口】2018年末全市总人口543.2673万人。

【历史沿革】绥化,清同治元年(1862年)开发设镇,名为北团林子,隶属呼兰厅。清光绪十一年十月十四日(1885年11月20日)设理事通判厅,即绥化直隶厅,厅治在北团林子。当时,北团林子南北一带有3个圆形林子,以泥河为界,位于泥河南岸的称南团林子,北岸的称腰团林子,最北的称北团林子,绥化建置时将北团林子改名为绥化。绥化:书语史载,“绥”为安好、安抚之意,《诗·小雅·鸳鸯》:“福禄绥之。”《周颂·桓》有“绥万邦”记载。多为祝颂安好用语。“化”则“变也”,造化、教化之意。绥化,有安抚教化、造化发展、吉祥安顺的意思,可谓寓意之深。

绥化历史悠久。大约在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绥化市境内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

夏商时期,绥化为肃慎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方大国也”。自虞舜至夏、商、周时,肃慎与中原华夏各族关系一直很密切。

大庆以前归绥化吗

1、1不是,大庆以前并不归属于绥化。

2、2大庆是中国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而绥化是黑龙江省的另一个地级市,两者并不相同。

3、3大庆是在1959年建立的,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基地,而绥化则是在1949年建立的,是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

4、所以从历史和地理上来看,大庆并不归属于绥化。

5、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和地理背景对于理解其归属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在研究地方归属问题时,需要考虑历史、地理和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